意乙联赛最新比分及积分榜|竞彩足球旧版|足球竞彩网胜负彩|竞彩受注赛程|梁毅苗

客服熱線:400-069-8082
相關新聞

中央電化教育館關于印發《2017年教育資源開發、應用和服務工作要點》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03-09 點擊次數: 打印 字號:T/T



附件:


2017年教育資源開發、應用和服務工作要點?

一、工作思路

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以“撲下身子抓落實”和“四個合格”的要求,增強精神動力;以進一步構建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共享互通、協同服務和就近服務能力為重點;大力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廣泛深入應用,進一步體現“校校通”“班班通”的綜合效能;全面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項有關任務和要求,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

二、核心指標

(一)黨政“一崗雙責”在各部門(單位)得到落實。

(二)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與全部省級平臺及一批市縣級平臺互聯互通,擴大企業平臺的資源和應用接入,出臺《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體系服務用戶超過7000萬人,支持全國200萬個以上的班級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

(三)研制“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資源推廣應用實施方案。組織270萬名教師參加活動“曬課”,征集年度“優課”2萬堂。

(四)強化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完成“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中小學和職業學校校長、教師和管理人員1萬人的任務。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黨的建設,落實“四個合格”,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合格”的目標要求,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聚焦巡視整改任務,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推進黨建工作,扎實落實黨政領導班子“兩個責任”,保證以服務大局、協同工作、促進自身發展、提高績效為宗旨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以改革發展穩定的業績迎接黨的十九大。

(二)進一步提升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共享互通和協同服務能力。

鞏固國家平臺服務能力,出臺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十三五”實施方案,完善和制定適用的體系技術架構和標準規范,推動形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指導意見”,為區域平臺建設和應用提供指導和服務。深入研究公共服務體系基礎環境升級改造方案,完善用戶認證中心、資源匯聚共享中心、消息中心等建設資源應用監測中心,試點推動平臺互聯互通、優質資源分發共享和基于“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就近服務新模式。實現國家平臺與全部省級平臺及一批市縣級平臺互聯互通,推動云端一體化應用,支持體系服務用戶超過7000萬人、全國200萬個普通教室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

(三)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激發廣大教師的熱情和智慧。組織270萬教師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曬課”,重點征集2萬堂“優課”納入國家平臺優質資源庫。研究形成有效機制,促進“優課”資源推廣應用。組織交流研討,宣傳推廣優秀課例,指導地方各級教育部門,結合網上“曬課”和“優課”推薦,組織廣大中小學教師看課評課,開展網絡教研,推廣優秀案例,推動形成“人人用資源、課課有案例”的教學應用環境。

(四)有效提升數字教育資源服務水平與能力。

配合教育部科技司,做好相關調研、方案研制和落實工作,促進以雙向寬帶衛星傳輸模式加快推進農村學校互聯網接入。繼續做好優質資源扶貧工作。配合實施網絡扶智工程,大力推廣“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模式,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輸送到教育薄弱地區,助力推進教育公平。在鞏固“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成果基礎上,啟動“農村中小學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完成4年級英語、美術、音樂1個版本共計266學時資源建設,并將開發和整合的資源依據教學進度播發到農村中小學校免費使用。

繼續做好全國中小學“中國夢—行動有我”微視頻、學科德育精品課程等專題資源征集展示活動成果的宣傳推廣。繼續實施“中國西部農村減災模式構建試點”項目,把減災防災和教育信息化相結合,形成有特色的中小學安全教育活動。

繼續優化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智能導航、資源超市等服務,完善數字教育資源采購新辦法,逐步確立通過市場競爭匯聚社會優質資源并依托國家平臺提供服務的機制。聯合企業推廣優質資源服務,推動匯聚到國家平臺的資源和應用的應用普及。深入推進專家與用戶相結合的評價,引導公益性基礎資源應用,激發面向學生的資源和支持創新學習模式的資源的應用積極性。大力推進跨學校、跨區域的網絡教研活動,積極促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普及。

(五)繼續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普及應用。

繼續推進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空間應用。繼續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合作,深入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工作??偨Y培訓成果,發現和培育一批空間應用案例和一批新的培訓基地,共培訓中小學和職業學校校長、教師和管理人員1萬人。繼續開展職業教育網絡學習空間試點推廣應用相關工作,開展職業教育優秀網絡學習空間征集活動。

(六)實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廣計劃”。

落實基礎教育二司“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廣計劃”工作,以典型示范案例的培育與提升為重點,加強專家調研指導和跨區、跨校協同,做好宣傳與推廣工作,組織應用推廣活動,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輻射效應;進一步形成新一批30個區域、60所學校應用典型,為不同學段、不同類型的區域和學校提供不同應用模式的樣板;出版區域和學校典型經驗案例集。

(七)指導區域整體推進教育信息化。

研制《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指南》,形成從頂層規劃、管理機制、軟硬件建設、應用服務、人員培訓、績效評估等各方面的指導性建議,為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推動提供參考和依據,促進各地區、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效率、效果和效益的提升。

實施中國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縣級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監測”項目,在東、中、西部選擇有代表性的若干縣區進行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監測試點,形成區域發展報告,進一步研究修訂監測指標體系,為形成區域教育信息化第三方評估服務機制奠定基礎。

(八)創新應用推廣,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

配合教育部相關司局,發布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繼續做好中小學百所數字校園示范校項目。大力推廣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和試點地區的典型經驗和做法,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繼續做好職業教育百所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項目,完成第一批實驗校的中期評估。根據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創新內容和形式,繼續做好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交流展示等應用交流與推廣活動。開展新技術、新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做好“教育大數據分析研究”“互聯創未來”等項目,進一步引領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創新培訓模式,繼續做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等教師培訓工作,全年完成遠程與混合培訓10萬人以上。

(九)扎實推進網絡安全保障工作。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以及教育部網安網信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分工要求,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相關技術措施、制度和機制。按照國家和教育部有關要求落實工作,形成責任清單,確保件件有著落;進一步提高對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做好與開發企業、運維企業的安全協議,保證建設、運維和使用的信息系統安全。